
知道原子构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相对原子水平的定义。
知道元素的定义,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和用,记住容易见到的元素符号。
能依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知道离子形成的过程。
知道化学式的涵义,记住一些容易见到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可以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借助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知道相对分子水平的涵义,并能借助相对原子水平和相对分子水平计算物质的组成。能了解某些产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过程与办法:
逐步形成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和定量处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尊重客观实质,认真、严肃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题:
重点: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难题:核外电子排布,化合价
学情剖析:
学生通过前面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常识复习,已初步拥有肯定的化学入门知识,但化学基本定义和理论还没系统复习,故学生对本章常识在理解和运用方面还是有肯定的困难程度。
教学理念: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剖析、总结,使所学常识系统化,加深对所学常识的认识;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的剖析、推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运用所学常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常识再现【投影展示】
2、专题讨论【重点提炼】
1. 分子与原子的本质不同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2. 从微粒的看法认识和区别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
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微粒间的间隙发生了改变,而微粒本身没改变;但当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时,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即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3. 关于原子结构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电子水平非常小,原子的水平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水平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原子的类型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4. 原子与离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粒子类型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不同 粒子
结构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粒子
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性 显负电性
符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阳离子符号表示 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联系 得电子 得电子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失电子 失电子
5. 元素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元素的分类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的倾向 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 一般少于4个 易失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多于4个 易得电子 不稳定
稀少气体元素 8个稳定结构 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性质稳定 稳定
6. 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书写
化合价 离子
表示
办法 用+1,+2,-1,-2等表示,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 用+, 2+,-,2-等表示,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
实例
Na、Mg、Al、Cl、OH、SO4 Na+、Mg2+、Al3+、Cl-、OH-、SO42-
联系 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和离子,一般数值相等,正负号书写地方不同
7.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宏观上:表示某物质;表示该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微观上: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还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状况。
8. 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关系
依据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这一规律,可以应用化合价解决以下几个种类的问题:
检验化学式的正误;
依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书写实质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